和王锵的独家对话进行得颇费周折,但又十分顺利。
2024年12月,悬案精品剧《沙尘暴》曾传出过或将定档开播的消息。娱理工作室偶然间得知,王锵在剧中出演的角色很有突破性。这让一直关注青年演员发展的我颇为好奇,约定剧集开播后可以一起聊聊剧中的角色,剧外的他。
紧接着,就是漫长的等待。直至2025年 3月24日,《沙尘暴》空降定档3月28日开播,并在4月3日迎来收官。每集时长45分钟,一共只有12集,主角是段奕宏饰演的老刑警,戏眼是张佳宁饰演的受害者,王锵饰演的王良可怜又可恨,但似乎并未引起爆发式关注。
当我带着看完剧后的各种疑问,终于和王锵本人对上话时,时间已是4月中旬——刚刚结束完私人旅行的他,似乎有些疲惫,但是电话那头的声音和语气,却让人挺熟悉的,像极了他在《无限超越班2》时曾经引发过网友讨论的“直言不讳”说话风格:这个“上桌”的意思是指我(曾经)上桌了,(现在)又下桌了吗?
面对王锵的真诚发问,娱理工作室会如何回复?谈及外界给他贴上的各类标签,比如想演古偶“上桌”等,他会如何回应?明明是“纯血电影生”出道,为什么现在又是演剧又是参加综艺的?作为一名事业尚在铺展中的青年演员,王锵对当下的自己有哪些认知?他眼中的王良和《沙尘暴》是什么样的?
在那天的深聊中,王锵都坦然又直接地给出了他的答案。
出道就是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
按照当下的内娱演员代际划分,出生于1996年的王锵,正是竞争力强劲的“95生”行列中的一员——2019年,通过小成本文艺电影《阳台上》正式以演员身份出道,但他并非演技专业科班生。面对出道前的模特经历,王锵兴趣淡然,“朋友觉得我的外形适合拍服装广告,其实我只拍了两次平面模特,还有上海迪X尼最早的那种开业用的PVC广告。”
只有在提及《阳台上》的女主角是当时刚刚凭借《七月与安生》拿到了金马影后的周冬雨时,王锵的少年气才突然有了具象化的呈现:“你知道吗?初生牛犊不怕虎!我当时不知道导演有多厉害,也不清楚编剧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,什么也不懂就去拍了,反而就不怕了,没有什么压力。”
在王锵看来,能够出演《阳台上》,纯粹是因为他运气好。第一次去见影片的导演张猛时,对方就看上了他的个人气质及眼神,认为他和角色很贴,“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。”但是,作为一部在疫情前上映的电影,《阳台上》的累计票房尚且不足400万元,“虽然票房不高,但对我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作品,我对我的首部作品挺满意的。”
《阳台上》,王锵
按照王锵的描述,那会儿的他在表演时,主要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服从导演的调度来执行的,“演第一场戏时,我也很紧张,走路都走得很奇怪。”如今再回看,王锵不觉得非科班毕业这件事,会影响到他的职业能力展现,因为MBTI是ENFP的他,拥有足够外放的自信:“做演员不自信就演不出来。”
这股自信也来源于出道前就有朋友都觉得王锵很适合做演员,所以从决定出演电影开始,他就给自己定下了长期发展的演员路线,但同时又不会给自己设定太强的目标,“我本来就不属于这个行业,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(拿奖)想法呢?”
就像后来参加演技类综艺时,导师们也会说:“王锵有电影质感”,但其实这样的评价,王锵很早就从朋友那里得到过了,“最早的时候,我听到这些也是懵懵懂懂的,不知道他们说的电影质感是什么,后来看了很多自己演的戏,才好像有点懂了。”
王锵
回到当下,再次回答“电影质感”的问题,王锵的答案依然自信,他认为“电影质感”就是人天生的、自带的,“既然大家都这么说了,我还要假装谦卑,说不是吗?虽然综艺里剪出来好像是我自己在说,但其实真不是我说的。而且我说适合电影,是希望大家在电影的银幕镜头里去看,但当时说这句话时,我的脸是放在小荧屏的综艺镜头里,就产生了争议。”
至于为什么会对表演产生兴趣,则是因为王锵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天赋在身上的,尤其是在演戏的时候,他会有兴奋和快感。“参加综艺也好,或者是在银幕、荧屏上看到自己,我会发现原来我可以做到这样,也就更想尝试其他的表演感觉了。”王锵坦言,透过监视器看自己表演时的样子,他会有成就感。
但是呢,对于自己算不算帅哥这件事,王锵的回复就比较谦虚了,“我觉得我在行业里算中等”。也因此,他没有什么所谓的容貌焦虑,“我演的角色都挺糙的,都是比较落地的、现实主义题材里的角色,没有故意去扮帅哥。”
《鸣龙少年》时的王锵
有电影成绩的才叫“下凡”,但我没有
通过电影出道的男演员,目前有个专属花名,叫“纯血电影生”,王锵当然也算。
从热钱时代尚未褪去光彩的2019年,到“国产电影陷入困境”的2025年,六年之间,王锵主演的电影作品屈指可数,稍微有点声量的,似乎只剩下尔冬升执导的《海的尽头是草原》这一部了,远远低于他参演过的剧集作品,至少《穿越火线》《鸣龙少年》和《沙尘暴》都取得了一定的播出成绩。
作为青年演员,王锵是否有感知到电影行业给到的机会越来越少?“当然有,你没发现我从2022年开始,就已经在演剧了吗?我的电影作品好像还没有我演的剧集作品更有讨论度和热度”,王锵回复。
尽管外界会用“电影生”的标签来看待他,但是王锵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电影演员的框架下,他的选择标准始终是:一切都以好角色和好作品为主。“我们是需要多方位衡量的,如果角色和剧本够好,我就会选它,不管是电影还是剧。”
《沙尘暴》,王锵
内娱有好多不成文的“规矩”,比如电影演员来演剧这种事,一般都会被冠上“下凡”之说。当娱理工作室提到这个说法时,王锵表示听过,但挺纳闷的,“在电影方面已经有成绩的那种叫‘下凡’,没有成绩的就不能了吧。我不知道……我应该算没有成绩,票房好像没有很多。”
在过去的这几年,以青年电影演员的身份,王锵曾参与过“星辰大海演员优选计划”,也在去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担任了新血影像计划的青年推荐官,和青年导演许宏宇等熟人聚在一起,还聊了聊天。从演员角度来说,王锵觉得和年轻的新导演一起合作是互相给机会,“大家都需要更新鲜的血液。”
与此同时,资深导演们的新作品,演员阵容则越来越豪华,以目前的资历来看,留给王锵的角色机会似乎没有很多。曾在《1921》《海的尽头是草原》等影片中有过客串或参演经历的王锵,反而没有太多想法,他说自己不介意在大导演的作品里演配角,“参与一下嘛,导演邀请了就有情分在,我在《演员请就位2》就和陈凯歌、尔冬升等导师结识了。”
王锵坦言自己不是一个爱上综艺的人,但是《演员请就位2》对他帮助挺大的,“那是我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”。是这样的,流媒体时代的网络规则,不再强调演员的神秘性,而是更需要他们想尽办法来维持热度。王锵也有过挣扎,比如《无限超越班2》他就不想去,“经纪人说要维持《鸣龙少年》的热度,我就去了。”
《沙尘暴》,王锵
更多时候,王锵是矛盾的。他认可演员需要维持神秘感,但在网络时代,如果没有出现在综艺节目中,可能很多观众、网友就没有办法快速地想到他,有话题去聊这个人。如果普通人都看不到的话,导演、平台、资方等在选角时,还能否想起这些青年演员呢?可是一旦参加了带有真人秀性质的综艺节目,演员的神秘性必然会被打破。
而且除了综艺可以维持演员的网络热度外,各类社交媒体平台、粉丝群体等,也会对演员们的日常营业提出需求,这就需要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去拍短视频、图片等等。不过王锵对此到没有太多排斥,他说他目前处在一个比较舒适的节奏里,“因为我本来也不是粉群很多的那种演员,我的粉丝一直都没有很多,我估计我以后也不会是流量,我就是一个踏踏实实的青年演员。”
此外,今年的长剧市场目前仍没有什么特别有声量的作品,反倒是短剧的呼声不断、热潮涌现。但是,听完短剧强调的情绪化的表演方式后,王锵直言自己目前没有这方面的规划,“我应该是不会演短剧的。”
王锵
从王锵的视角来看《沙尘暴》的王良
在王锵的心目中,如果给他目前的角色排列一个TOP3的话,《沙尘暴》中的王良可以算做他的人生角色之一,“我没有演过这样的角色,他够极致,很有挑战”。另外两个则是《阳台上》的张英雄和《鸣龙少年》的李燃。
2023年4月,王锵进组《沙尘暴》,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拍摄。他所饰演的王良是一个复杂的隐藏型人物,角色设定约等于“Boss二号”,戏份吃重,加上还有段奕宏这样的演技前辈在场,王锵回想起来,只记得当时的自己几乎每天都有出工,偶尔才会隔天出工。
段奕宏在王锵眼里是非常优秀的演员,“我一直都想从他身上学习到一些表演的技巧。比如段哥要做即兴表演,我就会看看他怎么演,我也即兴地演,跟上他的节奏。有一场我拿着铁丝准备出门杀人,段哥突然闯进来的戏,就是现场即兴演的,台词都不是原来的了。”
2025年4月,《沙尘暴》大结局后,豆瓣开分8.1,成为今年截至目前开分最高的国产悬疑剧。听闻这个消息,王锵有种辛勤耕耘后得到收获的喜悦感,“我觉得大家都挺满意的,包括王良这个角色被讨论也很正常,有人会同情他,也会有人非常恨他,他就是一个会让大家产生争议的角色。”
在王锵的角色分析中,王良是一个基因里就带着坏的人,“他人生的一切都是被推着走的,他的悲惨性是从出生就被注定了的。”根据编剧赵冬苓的剧情设计,王良的母亲无奈被迫生下了王良,但不甘受辱的她又亲手杀了王良的父亲一家,王良由此成了吃百家饭长大的流浪者。
“他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生活,决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,包括被刘三成(刘盈盈的父亲)收养。他从小就没有受到过教育,一直生活在一个畸形的家庭里,所以他很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、得到爱。他也很爱刘盈盈(张佳宁饰),但他用错了方式,对刘盈盈造成了绝对的伤害。”王锵继续解读道。
王锵还记得第一次和《沙尘暴》导演谭嘉言见面时的场景,彼时的王良在王锵眼里还是纯坏人一枚,但导演说他的理解过于单纯。第二次见面后,王良的形象在王锵心中又进了一步,“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,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人物。”进入剧本围读阶段,压力随之而来,王锵迫切地希望能够掌握王良的内心,“进入角色之后就不会想太多了,因为想得太多会演得不对,这不是我想要的。”
《沙尘暴》,王锵
开机前的集体围读进行了两天,但王锵体感作用不大,进组后他又单独和监制高群书导演、饰演刘三成的资深演技派杨新鸣进行了一次“寻找王良状态”的专场小型围读。“用台词去寻找这个人物的时候,我发现王良说话时的烟火气很难捕捉,这次就是为了专门找到王良怎么说话才进行的围读。还有他前期一直维持着讨好所有人的那种状态,基本上笑容就没有掉下来过。”
除了用语气和面部表演细节构建王良的外部形象外,王锵还需要触摸到王良的心理状态,“他是一个特别敏感,善于洞察别人的人。这些都是他求生的本能,因为没有人教过他,他只是想活着,就得观察旁边的人。”因为善于伪装,王良被孙彩云(黄小蕾饰)拜托做伪证的那场戏,就有了一些迷惑性。这场戏是王锵进组后拍摄的第二场戏,“他想保守秘密,保住刘家,更想威胁刘三成把刘盈盈嫁给他。”
剧中的王良始终爱慕着白月光一样的刘盈盈,但是从王锵的视角来看,他不认为刘盈盈爱过王良,“最后在车里的时候,她说恨我,恨王良拖累了她一辈子。”虽然戏内是纯恨关系,但戏外姐弟两人关系很好,对话当天,王锵还念叨着张佳宁邀请他去家里吃饭。也因此,对于有些观众嗑CP的需求,王锵会非常果断地拒绝:“悬疑剧里没有什么好嗑的CP!”
《沙尘暴》,王锵、张佳宁
我上桌了,又下桌了?
作为今年长视频平台比较偏爱的12集精品剧,王锵在《沙尘暴》的拍摄过程中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,虽然在剧中呈现的个人戏份较少,但拍过的内容几乎都呈现了,“这个戏没有无效镜头。”
唯一让他觉得拍起来比较麻烦的,是王良去杀孙彩云的那场戏,因为了除了动作戏的调度外,现场还临时又改又加了一些台词,刚开始时反复拍了很久,两位演员都挺吃力的。反而比较简单的,是王良去杀养父刘三成的那场戏,虽然看起来很考验内心,但其实他只拍了一遍就过了,“我还问过导演要不要再来一遍,他说不用。”
对于王良的塑造,王锵觉得可以给到7至7.5分。尽管从观众角度出发,有人会觉得王良有点单薄,但从扮演者的视角去看,王锵觉得这个角色是厚重的。只是因为悬疑剧的设计,加上角色的压阵作用,王良前几集出场少且有迷惑性,“前期出来太多,就不用揭秘了。我看到有人说我演得特别好,也有人说我演得特别差,我不知道这些是从哪些角度去分析的,我是按照我的感觉去演的。”
前不久刚过完29岁生日的王锵,也不会为年龄感到焦虑,毕竟从李燃到王良,从少年到奶爸,他都可以演,“我是自由的野草,没必要去定型。”也因此,对于有网友喊话“王锵不要再演强调少年感的角色”时,他还挺疑惑的:“王良没有少年感吧,只是前期出现时会有一些年龄上的过渡。”
总而言之,外界评价中的王良和王锵想要诠释的王良,是截然不同的,他出于演员直觉,只会觉得王良会让自己有很多表演的欲望。那么面对角色争议时,他的想法就很简单了,“如果看剧只看前四集就开始点评,这种就会比较片面。就像很多人了解我,有人是通过综艺,有人是通过电影,还有人是通过剧集,但这都是我其中的一面,如果大家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我其他的面,那我就还是做我自己比较好。”
这种直截了当的熟悉感,和王锵在演技综艺中的表现,颇为相似。他在意的始终不是迎合,而是要完全地展现自己,像“王锵想演古偶上桌”之类的争议,就是他在节目里的随口一说,“因为我没有尝试过古装,就想着可以尝试一下,但是节目播出后就变成了我非要演古装,不是那么回事儿。”而且在王锵的概念里,他想演的是古装,是带有正剧感觉的那种,“仙侠古偶,我真的不太合适。”
《无限超越班2》,王锵
如今时过境迁,再回看当时的争议,王锵坦言这些事情只能自己消化,“你去和人家争辩也没有用,一张嘴是说不过一万张嘴的,反而是有人一直把这个当乐子。”
对于网络乐子人的心态,王锵觉得偶尔开开玩笑是可以接受的,但一直反复强调,也会让人烦躁。坦诚如E人,他也会在安静的、空闲的时候,为种种评价而内耗。就像是《鸣龙少年》的李燃走红后,王锵隐隐约约有过“好像是‘上桌’”的感觉,但又不会特别真切,“这个‘上桌’的意思是我‘上桌’了,又‘下桌’了吗?”
面对王锵的提问,娱理工作室从关注度的角度回复,点出了看《鸣龙少年》和看《沙尘暴》的观众并非同一批,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受众,但是按照目前内娱流行的“饭圈说法”来看,“上桌”就意味着能被大多数年轻观众看到,在网络上会有更多的热度。
“我完全不懂这是什么意思,有热度就是‘上桌’,没热度就是‘下桌’了吗?好吧,我没在饭圈里,我应该没‘上桌’。”《鸣龙少年》的李燃是王锵通过试戏得到的角色,他去争取角色的心态仅仅出于喜欢,“当时看到剧本,我觉得我能演,就去争取试戏。试了两段戏之后,导演就说我可以演了。”
《鸣龙少年》,王锵
2023年末,随着《鸣龙少年》的热播,李燃和王锵都迎来了爆发式的网络关注。当被问及很多人会在“喜欢的心态下”对艺人的工作进行一些安排指导时,王锵直言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自己的节奏,“如果真的有一天,我陷入了那样的圈子,被生活所迫必须要服从和配合的话……但是目前我没有这种感觉,所以就保持自己,不听不回应。”
王锵不热衷于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,他对自己的现生更在意,有空了才会来了解下自己的网络形象。作为E人,王锵对情绪的消化是极快的,反倒是他的角色总有些I人属性,和平时的他有很大的差距。所以,在面对各种评价和争议时,他的心态始终是——“偶尔可以给大家增加一点乐子,但要适量。毕竟我不是偶像派,我也需要生活,我就想努力做一个实力派。”
王锵